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
  • 电话:159116031100
  • 传真:027-68834628
  • 邮箱:mmheng@foxmail.com
  • 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- 卤菜制作
  • 卤菜历史变脸中谋 文化创新为三凤桥注入活力
  •   从去年7月开始翻新的老字号三凤桥,近日外形轮廓渐渐清晰,即将撩开面纱。4月10日从三凤桥了解到,“五一”前后,这家老字号将以全新姿态正式迎客。此番,这家老店究竟如何换新颜?记者提前进行了探访。

      抢占下午用餐空白就在刚刚过去的清明节,三凤桥年前新开的糕团外卖窗口每天的销

      售量都在1万只以上,下午晚一点去铁定是要空手而回了,这样供不应求的场面让人感受到传统糕点经久不衰的魅力。很多市民都很关心三凤桥此次的重头戏——新增的点心厅是啥样,品种会不会比窗口有所增加。记者了解到,此次在装修风格上摆脱了传统点心店明档式、大众化的装修,而是一派江南民宅的建筑风格,更接近于茶餐厅的做法。据悉,此次三凤桥给足200平米的面积,抢占中心商务区餐饮企业下午时段空白档的商机。点心因价格平民,往往成为外地游客体验一个城市餐饮特色的窗口。记者在三凤桥的菜单上看到,目前点心已经从第一单的90多种精心筛选到50多个品种,以后市民在这里可以吃到酸辣汤、面、馄饨、糕团、梅贡饼等很多本帮特色点心,同时还引进了广式早茶的品种和做法。在点心的制作工艺、陈列方式上,这家老店都做了很多研究。“我们对常州、苏州、上海、宁波等很多城市的点心进行了比较,吸收改良的会很多。”三凤桥负责人缪军透露,按酒店点心的做法来做,东西会更精致,而且提供给客人的服务也会更好。由于是新设的点心部,这家老店对产品的质量几乎是苛刻的。比如为了一张馄饨皮子,餐饮团队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,跑遍了无锡大小所有的生面店,每天回来做试验,虽然离开业时间已很近,但仍在做最后的定夺。“我们发现,从13:30到17:00,外地客人很多,一般饭店这时候都已暂停营业,因为如果开着,成本会比较高。”缪军告诉记者,考虑到光点心无法完全满足下午的消费需求,因此这里除了提供点心外,还会供应20多道无锡菜点以及一些主食,让消费者从9:00一直到20:00,都能吃到饭菜、点心。不过缪军也表示,光靠点心部的厨房肯定是不够用的,但有了酒家大厨房的配套,可有效避免不足。转型文化旅游产品装修除了注重产品外,此次这家老字号的“变脸”还强调了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型,文化元素被大量运用。记者在效果图上看到,白墙青瓦的门头设计,让全新的三凤桥在高楼林立的中山上显得别具一格。新店整体风格充满了浓郁的江南特色,很多细节的点缀,又让这股“泥土气”凸显出时尚的现代元素。记者在二楼已经装的餐厅看到,格局布置上采用了非常传统的木简设计作为隔断,木简上刻满了无锡的名菜名点。还有不少地方如今虽看不到实景,但据缪军介绍,届时酒家一楼会设一个人文书吧,里面会有一些江南游记、摄影绘画、人文典籍,可供客人取阅,也可购买。卖排骨的大厅还做了时期无锡人买排骨的风俗石雕。而即将在6月调整完亮相的熟食卖场,也做了一条无锡风情画的长卷。这些设计,不仅让市民感受到无锡文化,也为向外来游客宣传无锡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窗口。“绍兴的咸亨酒店、杭州的知味观、苏州的松鹤楼,如今都成了当地的餐饮地标,研究它们的成功模式,不难发现文化元素的包装和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。”缪军介绍,为了整体形象的打造,时把靠中山的一面,也就是现在卖熟食的一楼店面打造成无锡特产店,在这里能买到齐全的无锡特产。而靠崇宁的一楼,后将专做无锡的特色小吃。通过后,外地游客不仅在三凤桥能吃到无锡特色小吃,还能尝到正的无锡本帮菜,临走时可以直接带走最正的无锡特产。这种一站式的饮食服务,能让游客充分感受到无锡原汁原味的文化气息。据悉,全新亮相后的三凤桥未来还欲在周末或节假日期间,在店堂里引进评弹、丝竹民乐、锡剧等演出,把文化气息渗透到每一个角落。让无锡菜走出去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字号曾经是一方之宝,然而这些历经风霜的老品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市场和时代的,从三凤桥的此番转型中不难看出要将无锡菜发扬光大、全国的勃勃雄心。有两件事在缪军的印象中记忆深刻,让他感受到消费者对无锡菜的感情正在复燃。第一件事是今年2月份,荣氏家族在锡团聚选择了在老字号三凤桥办家宴。“当时我们专门为荣家做了一桌无锡的传统菜,因为里面有一些人是在国外生活,可能饮食习惯上会有不一样,但我们认为比较重口味的响油鳝糊、筒肠、菜猪油玉兰饼居然全部吃光了,根本没想到无锡菜竟然还有这么大的魅力。”缪军说。第二件事是刚刚过去的清明节,三凤酒家的散客排队取号排到了160号,其中外地客人占了大半,这是历史上第一次。而且买熟食的顾客里,以前只买盒装酱排骨的外地消费者开始买起其他无锡卤菜,外地顾客的熟菜消费量第一次占到了10%以上。“这两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”,缪军感慨,以前苏州菜和无锡菜并称苏锡菜系,如今苏州菜涌现了很多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,而无锡菜却淹没在时代大潮中,除了酱排骨外可能已经没有叫得响的菜,而且曾经的一些名菜自己已经放弃,却被外地重拾在做,实在是可惜。因此,此番将有80%的无锡名菜名点将在新的三凤酒家中重现。记者注意到,虽然一直在强调老菜的挖掘传承,但此番三凤桥点心部并没有全部启用老的厨师班底,酒家也是新老厨师结合。“我们这次的厨师团队会以年轻人为主,有不少还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,其中有一些是‘90后’。”缪军表示,无锡菜点要走出去,需要充分吸收时尚餐饮的养料以及年轻客群的意见。20多年第一次大变脸上世纪90年代,三凤桥和鸿运、烤鸭馆共同构成了中山最好地段上的餐饮金三角,包揽了全市一半左右的婚寿宴。在随后的几年间,鸿运扩张了地盘,烤鸭馆变成了锦江大酒店,形象破旧的三凤桥地位渐失。此次斥资千万元的大动手脚,是这家老字号的第一次真正“大变脸”。记者了解到,三凤桥肉庄1987年曾在原址扩建,1989年竣工,4000平米的营业面积内设立了食品部、酒家部、客房部。期间虽然也有局部调整,但由于股权不明晰,分散的股权机制决定了企业对利润的偏重,而非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通盘考虑。直到2011年,商业大厦大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98%的持股比例将其纳入麾下,三凤桥才开始正式整体的定位规划,并付诸行动。“当时,企业内部对三凤桥到底怎么改的争论很大,有人认为要全部推倒重来,也有人认为还是原地翻新比较妥帖。”缪军透露,因为占地面积小,如果要全部拆除重建的话,整体建筑就会很难做,对日后经营会产生影响。因而后来还是采用了原地翻新的稳妥做法,将一楼已经租出去的小店面收回,二楼的婚纱店则移到一楼,整个二楼全部为餐厅。在三凤桥新一代经营者的计划里,老店的“变脸”只是一个开头,更重要的是“”,改变现有的经营管理机制和,才是“”餐饮老字号工程的核心。(朱洁)链接:三凤桥肉庄原名慎馀肉庄,由原经营猪行、肉摊的王云清于1927年开设,店址在三凤桥堍,经营生、熟肉为主。王云清重金聘请名师蔡杏根,融合无锡烧煮熟肉的南北两派精华,创制的酱炙排骨(俗称肉骨头)骨酥肉烂、香美味鲜,驰名沪宁线。无锡沦陷时货财被一空,后逐步恢复。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,1967年转为国营。上世纪70年代改名三凤桥肉庄,1987年在原址扩建。进入21世纪后,三凤桥肉庄及三凤酒家又进一步扩大。